为深化劳动教育实践,营造绿色、文明的学习环境,马克思主义学院耕耘社督察组于4月8日起启动“环保督察进教室”专项活动,聚焦晚自习教室环境治理,通过“三查三促”工作法,推动学风建设与环保意识双提升。


“三查三促”见实效,闭环管理促长效
督察组以大一、大二晚自习教室为重点,采取“查纪律促学风、查卫生促实践、查设施促服务”的督导模式,累计开展4轮巡查,动员学生志愿者51人次。行动中,清理滞留垃圾30余处,关闭无人教室照明15间次,教室整洁度显著提升40%。通过建立“巡查-通报-评比”动态监督机制,形成“检查-反馈-整改”闭环管理,引导学生从“被动受检”转向“主动维护”,有效强化了学生的校园主人翁意识。
创新举措树新风,环保理念入人心
针对巡查中发现的“人走灯未灭”、垃圾清运不及时等问题,督察组将联合后勤部门优化用电管理,调整清洁时段。同时,计划制作《教室环保公约》公示牌,明确节能、卫生等规范要求,并开展环保主题宣传活动,以可视化方式推动师生养成绿色习惯。活动中涌现出如7号楼401室等优秀案例,为全校教室环境治理提供了示范样板。
以督促学育德行,五育融合显成效
“这次行动不仅改善了教室环境,更是一堂生动的劳动教育实践课。”督察组负责同学介绍道。通过“现场检查+即时整改”的工作方式,学生们在共建共享中培养了责任意识。社团指导教师樊静、甘芬表示:“我们将持续深化这项工作,通过开展'文明教室'评比、环保标兵评选等活动,将环保理念深植学生心中,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大学生贡献力量。”
据悉,该行动将持续推进,计划每月开展两次例行巡查,并逐步将成功经验推广至全院其他教学场所,为创建文明校园注入持久动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