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要求,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思政课教学创新的有效路径,5月7日上午,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在行政楼南306会议室召开“DeepSeek赋能课程教学创新”为主题的教学研讨活动。本次活动由教研室主任龚玲主持,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。
会议伊始,龚玲主任结合教育部《教育信息化2.0行动计划》文件精神,指出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已成为新时代趋势。随后,教研室老师集体学习了浙江理工大学王森教授分享的“DeepSeek赋能课程教学创新”的经验,通过实际案例演示了如何利用DeepSeek的智能问答、文献分析、课堂互动生成等功能,辅助实现教学资源精准推送、学情动态评估和个性化辅导,有效提升课堂吸引力。


在交流环节,与会教师围绕“AI工具与教师主导性的关系”、“技术应用中的伦理边界”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。贾妍老师指出:“技术赋能的关键在于‘以学生为中心’,需避免过度依赖工具,坚守思政课的价值引领使命。”在研讨过程中,教师们各抒己见,积极交流,不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。大家深刻认识到,DeepSeek技术为课程教学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与无限可能,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与问题,例如如何确保教学资源的质量与准确性、如何平衡技术应用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关系等。这些挑战需要教师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与解决。
龚玲主任在会议总结中强调,教学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,需要教师们共同努力、积极探索。她鼓励教师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大胆尝试 DeepSeek技术,结合课程的教学特点与学生的学习需求,开发出具有创新性、实效性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。
此次集体学习为教学创新注入了新动能,教师们将以DeepSeek 为技术桥梁,打破传统教学边界,把前沿理念转化为生动课堂实践。